。”
四、未来的期许
随信附上本期《诗刊》读者来信摘录,以及编辑部集体讨论的《诗歌创作方向建议》。
望这些“来自远方的回声”,能为您照亮前路。
纸短情长,伏惟珍重。
我们期待在开往春天的列车上,与您并肩同行!
此致
革命的敬礼!
《诗刊》编辑部李英
1977年2月9日
附:
1读者来信精选二十封
2严辰主编亲笔题字:“从大海出发,向人民走去”。
……
就是这样一封富有时代气息和笔触的编辑部回信,李英可以说是足足写了两天的时间。
期间她不仅看了几百封,来自京城和周边省份已经寄来的读者来信,并且精选出了二十封非常有价值和鼓舞人的信件。
写完这封信以后,编辑李英依旧是心潮澎湃,总觉得心里还有一堆的话要说。
连她的母亲都在一旁取笑她,说她这两天跟丢了魂一样。
随着这一封信寄往东北,编辑李英的心似乎也跟着飞了过去。
……
而在遥远的东北,红星公社,林家沟生产大队。
经过两天的加班加点,二十多名工匠与劳工的全力以赴。
林家破院已经完全修缮好了,一点也看不出原先破败的样子。
梁和柱子都换了新的,屋顶的瓦片进行了二次加固和补上。
墙和窗户,同样进行了翻新与维修。
更重要的是,对屋里的炕和灶,以及房屋空间的分隔,都按照林火旺的要求做了更改。
甚至于……
为了冬天能在屋里方便的拉屎,林火旺还按照后世的卫生间的样式和标准,在屋后连通的位置,让他们砌了一个厕所。
虽然只是一个通往外面化粪池的蹲坑,没有现代化的马桶和上下水。
但经过林火旺先进方案的改进,却比传统的土茅房要干净卫生得太多了。
柳茹梦最惊喜的就是这一点,要知道,她在沪上住的可是部队军官楼,小别墅那种,里面是有卫生间和马桶的。
到农村插队当知青,她最受不了的,便是上厕所。
却没想到,她根本连提都没有提,林火旺却如此心有灵犀地,帮她改造出了一间这样相对干净卫生又方便的厕所来。
而里屋则在修缮后,分隔为了三个房间。
林火旺和柳茹梦一个房间,林母和林小雪母女俩一个房间,赵大牛和赵菊花兄妹俩一个房间。
不过三个房间的炕是连在一起烧的,只要外面生起火来,三个屋的炕都是一起暖烘烘的。
“太好了!哥哥,嫂嫂!
我们再也不会挨冻了,我们家现在比老张家还好还暖和。
还有那么多的肉和粮食可以吃,我真的是太太太幸福了……”
林小雪兴奋的在床上蹦了起来。
林母在一旁乐得合不拢嘴,现在这日子真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,简直就是神仙一般的日子啊!
赵大牛和赵菊花则是小心翼翼地爬上,属于他们兄妹二人的床,眼眶湿湿的,心里有说不完的激动与感谢。
“走!梦梦。
我们再去检查一下外面的地窖和防护带。”
林火旺带着柳茹梦,看那院子里重新整修过的地窖。
里面存放着大量换来的白菜和萝卜土豆,还有各种粮食和剩下的野猪肉与狼肉。
不得不说,打了一次野猪,又打了一次群狼,林火旺立马成为了全村最富裕的一家。
从前吹出去的牛皮,让柳茹梦顿顿都能吃上肉,不再是天方夜谭。
现在林家沟生产大队,哪家的媳妇不羡慕柳茹梦啊!
地窖四面的墙都按照林火旺的吩咐,用浸了糯米的硬土整过,这是防止老鼠打洞进来。
而上到院子上来,不仅是院墙加高,并且做了尖锐的刺头当防护。
在更外一圈林火旺还让他们挖了一圈的壕沟,必要的时候也是非常有效的防护手段。
可以说,林火旺是下了大功夫和本钱,把原先的林家破院,打造成了防护力超强的林家碉堡。
把这些都弄好之后,林火旺想起和323团王彪团长的约定,今天该到公社去一趟了。